正是百花盛開時節,東湖之畔游人如織,但近日不斷有游客反映:東湖環湖路上廁所太少,十分不便。記者踏訪發現,8公里環湖路上僅見3座公廁。
俗話說,人有“三急”,廁所是解決內急、予人方便的場所,方便之所不方便,這還真不是一個小事。公共廁所是一座城市必備的基礎設施,“廁所文明”事關城市文明,也直接影響一座城市旅游經濟的發展。
今年2月15日,國家旅游局在武漢召開全國旅游廁所工作現場會,與會人士認為,景區廁所應當以好找、好用為基本標準。好找就是設置上能滿足游客的需求,好用當然指廁所里的環境要整潔衛生。無論是在城市也好,景區也好,游客興致再高、玩得再嗨,如果內急時找不到廁所,或者找到廁所后難以蹲下去,那就會對這里的印象大打折扣。
東湖是著名景區,8公里環湖路僅見3座公廁,顯然無法滿足大量游客的需求。據報道稱,有游客稱實在憋不住時,會到路邊的樹林里偷偷解決。這對景區文明和環境衛生,均是一種摧殘。同時,游客憋的是內急,也憋的是一種不滿情緒,這種“憋屈”會直接影響一個景區甚至是一座城市的口碑。
關于武漢三鎮的公共廁所,實話實說,設置得比較到位,主要街道每100米或200米范圍內,均有醒目的導廁標志。作為全國著名的旅游城市,武漢在景區廁所建設方面,理當杜絕類似環東湖路上的尷尬。
既然景區廁所并非小事,就應該當做大事來對待,那就需要我們的城市規劃等相關部門,責任上不能缺位,建設上盡快補位,管理上必須到位,通過“廁所革命”進一步增強這座城市的品位。
景區移動廁所為各個景區解決游客如廁壓力移動廁所員,換做是你,你做嗎?狠抓“廁所革命” 根除借“急”生財生態公廁,還原生態本色移動廁所的方便性主要體現在什么地方呢?怎么才能建造一個好的移動廁所真空移動廁所在設置時應該考慮哪些因素移動廁所外觀變色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