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臨時移動廁所化糞池及其施工方法與流程
最新專利>水利;給水;排水工程裝置的制造及其處理技術本發明屬于建筑施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臨時移動廁所化糞池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建筑行業的發展,施工場地狹小、工期緊、安全文明施工要求高等成為了現在建筑行業的重要特點。尤其是在工程用人高峰期,狹小的場地如何設置臨時廁所成為了每個工地首要解決的難題,而臨時廁所的化糞池設置更是重中之重。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臨時移動廁所化糞池及其施工方法,要解決施工場地狹小設置臨時廁困難、無法設置成品化糞池以及化糞池清理困難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臨時移動廁所化糞池,包括有埋設在土體中的支護樁、連接在支護樁頂部的縱冠梁和橫冠梁;所述支護樁有兩排,其中每排支護樁沿橫向間隔布置,且兩排支護樁縱向對應布置;所述縱冠梁有一組、連接在縱向相鄰的支護樁頂部之間;所述橫冠梁有一組、連接在橫向相鄰的支護樁頂部之間,并且一組縱冠梁和一組橫冠梁共同圍成一組化糞池;所述化糞池其中一個陰角為圓弧形八字角,并且該陰角兩側的側壁從上而下逐漸向內傾斜;一組化糞池的底面標高從左往右依次降低;并且在相鄰的化糞池之間、位于縱冠梁底部位置處設有連通相鄰化糞池的通糞管;在化糞池的頂部設有蓋板。
優選的,位于左右兩側的支護樁的樁頂超出土體的頂部,并且超出部分的高度為800mm~2000mm;位于左右兩側支護樁之間的支護樁的樁頂標高從左往右依次降低。
優選的,在每個化糞池的底部從下而上依次設置混凝土墊層、防水層和防水保護層;所述混凝土墊層的頂面與其右側的支護樁的頂部平齊;所述防水層和防水保護層延伸至其右側的支護樁頂部,并將支護樁覆蓋;相鄰化糞池底部的防水保護層一體澆筑。
優選的,相鄰化糞池的底面標高之差為200 mm~300mm。
優選的,在每個化化糞池周圍的縱冠梁和橫冠梁的內側壁上均鋪設有防水層和防水保護層。
一種臨時移動廁所化糞池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驟如下。
步驟一、支護樁的施工:按照設計要求對雙排支護樁進行施工。
步驟二、通糞管的施工:在相鄰的化糞池之間、位于縱冠梁底部位置處預設連通相鄰化糞池的通糞管。
步驟三、縱冠梁和橫冠梁的施工:在縱向相鄰的支護樁頂部之間施工縱冠梁,在橫向相鄰的支護樁頂部之間施工橫冠梁,并且使縱冠梁與橫冠梁共同圍成一組化糞池。
步驟四、化糞池底部的土方清理。
步驟五、化糞池底部混凝土墊層的澆筑、找坡。
步驟六、圓弧形八字角的施工。
步驟七、防水層的施工。
步驟八、進行閉水試驗:在做閉水實驗時,水深大于50mm,并且閉水時間應大于24小時。
步驟九、防水保護層的施工:施工防水保護層時,在防水保護層中加設一道耐堿玻纖網格布,確保防水保護層不開裂。
步驟十、預制蓋板的施工。
優選的,步驟一中施工支護樁時,位于最左側的支護樁的樁頂和最右側的支護樁的樁頂均超出土體的頂部,并且超出部分的高度為800mm~2000mm;位于最左側的支護樁和最右側的支護樁之間的支護樁的樁頂標高從左往右依次降低,并且標高之差為200mm~300mm;縱向相鄰支護樁之間的間距為500mm~2000mm;橫向相鄰支護樁之間的間距為500mm~2000mm。
優選的,步驟七中防水層的材料采用sbs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或者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或者采用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特點和有益效果。
1、本發明利用雙排樁支護樁、縱冠梁和橫冠梁之間的場地,采取預留通糞管再做防水的特殊處理后,作為臨時移動廁所化糞池,采用本發明不占有施工場地,并且結構安全、牢固、美觀,減少了采用成品化糞池可能帶來的污染通病,高質量、高標準的提升了現場的安全文明施工。
2、本發明利用基坑支護雙排樁冠梁之間的空間作為化糞池,節省了場地,并且臨時移動廁所房屋結構在支護樁頂部設置,化糞池在支護樁之間,上部廁所可以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隨意挪動,用過的化糞池只需要回填土即可。
3、本發明的化糞池封閉結構均為高強度混凝土+卷材防水,不存在污物滲漏情況。
4、本發明中的化糞池具有結構簡單、施工方便方便、防滲效果好、安全文明和施工質量高的優點,后期破除冠梁時即可挖除。
5、本發明中化糞池的其中一個陰角為圓弧形八字角,并且該陰角兩側的側壁從上而下逐漸向內傾斜;陰角的這種設計保證了防水層能夠與基層粘結牢靠,避免出現空鼓現象。
6、本發明中的一組化糞池的底面標高從左往右依次降低設計,從而使得糞水能夠從一側向另一側流動,有利于糞水的集聚和排除。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中臨時移動廁所化糞池的橫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土體、2-支護樁、3-縱冠梁、4-橫冠梁、5-化糞池、6-通糞管、7-蓋板、8-混凝土墊層、9-防水層、10-防水保護層。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這種臨時移動廁所化糞池,包括有埋設在土體1本實施例中,中的支護樁2、連接在支護樁2頂部的縱冠梁3和橫冠梁4;所述支護樁2有兩排,其中每排支護樁2沿橫向間隔布置,且兩排支護樁2縱向對應布置;所述縱冠梁3有一組、連接在縱向相鄰的支護樁2頂部之間;所述橫冠梁4有一組、連接在橫向相鄰的支護樁2頂部之間,并且一組縱冠梁3和一組橫冠梁4共同圍成一組化糞池5;所述化糞池5其中一個陰角為圓弧形八字角,并且該陰角兩側的側壁從上而下逐漸向內傾斜,一組化糞池5的底面標高從左往右依次降低;并且在相鄰的化糞池5之間、位于縱冠梁3底部位置處設有連通相鄰化糞池5的通糞管6;在化糞池5的頂部設有蓋板7。
本實施例中,位于左右兩側的支護樁2的樁頂超出土體1的頂部,并且超出部分的高度為800mm~2000mm;位于左右兩側支護樁2之間的支護樁2的樁頂標高從左往右依次降低。
本實施例中,在每個化糞池5的底部從下而上依次設置混凝土墊層8、防水層9和防水保護層10;所述混凝土墊層8的頂面與其右側的支護樁2的頂部平齊;所述防水層9和防水保護層10延伸至其右側的支護樁2頂部,并將支護樁2覆蓋;相鄰化糞池5底部的防水保護層10一體澆筑。
本實施例中,所述防水保護層10為20mm厚的水泥砂漿層。
本實施例中,相鄰化糞池5的底面標高之差為200 mm~300mm。
本實施例中,在每個化化糞池5周圍的縱冠梁3和橫冠梁4的內側壁上均鋪設有防水層9和防水保護層10。
這種臨時移動廁所化糞池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驟如下。
步驟一、支護樁2的施工:按照設計要求對雙排支護樁2進行施工。
步驟二、通糞管6的施工:在相鄰的化糞池5之間、位于縱冠梁3底部位置處預設連通相鄰化糞池5的通糞管6。
步驟三、縱冠梁3和橫冠梁4的施工:在縱向相鄰的支護樁2頂部之間施工縱冠梁3,在橫向相鄰的支護樁2頂部之間施工橫冠梁4,并且使縱冠梁3與橫冠梁4共同圍成一組化糞池5。
步驟四、化糞池5底部的土方清理。
步驟五、化糞池5底部混凝土墊層8的澆筑、找坡。
步驟六、圓弧形八字角的施工;施工時注意八字角施工的強度及圓弧尺寸,圓弧形八字角應光滑順直。
步驟七、防水層9的施工;當防水層9施工到陰角位置處時,注意陰角處防水附加層的施工。
步驟八、閉水試驗;在做閉水實驗時,最低處的水深需大于50mm,并且閉水時間應大于24小時,觀察確保不漏水、不滲水。
步驟九、防水保護層10的施工;在施工防水保護層10時,注意在防水保護層10中加設耐堿玻纖網格布一道,以確保保護層不開裂。
步驟十、預制蓋板7的施工。
本實施例中,步驟一中施工支護樁2時,位于最左側的支護樁2的樁頂和最右側的支護樁2的樁頂均超出土體1的頂部,并且超出部分的高度可以控制在800mm~2000mm的范圍內;位于最左側的支護樁2和最右側的支護樁2之間的支護樁2的樁頂標高從左往右依次降低,并且標高之差可以控制在200mm~300mm的范圍內;縱向相鄰支護樁2之間的間距可以控制在500mm~2000mm的范圍內;橫向相鄰支護樁2之間的間距可以控制在500mm~2000mm的范圍內。
本實施例中,步驟七中防水層9的材料采用sbs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
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防水層9的材料還可以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或者采用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
上述實施例并非具體實施方式的窮舉,還可有其它的實施例,上述實施例目的在于說明本發明,而非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所有由本發明簡單變化而來的應用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合肥移動廁所租賃的工作原理和材料組成美觀大方的西安可移動廁所移動公廁大量應用案例移動廁所和傳統公廁在布置上有哪些不同移動廁所租賃為大家介紹建設移動廁所時的要求有哪些?農村有必要使用移動廁所嗎?解析環保移動廁所的應用和優勢共同了解移動廁所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