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市工程街、友誼路進行樓體外墻改造,一些施工隊臨時在居民院或街道旁搭起帳篷并在里面吃住。公廁很少,施工隊又無法在工地修建臨時廁所,大批工人上廁所成了難題,隨地便溺現象時有發生。道里區城管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此問題會向市建委反映。
19日,記者在工程街186號院,先后看到三處帳篷,正值午休,工人們在帳篷里或躺或臥,帳篷的門口處還有灶臺等廚房用具,一名工人刷完飯盆正往街上潑水。新陽建筑公司現場辦公室的于女士說,他們有40多名工人,一部分租住在樓房里,一部分住帳篷。住帳篷的人只能去另一些民工租住的8樓上廁所。
在友誼路192號附近,記者同樣看到了一處帳篷,帳篷里搭著通鋪。一名正在干活的工人說,他們白天干活的時候去江邊上廁所,晚上回租住的樓房如廁,他們還好,有房住,可以在樓里方便,而那些住帳篷的民工都沒有地方可以上廁所。
家住工程街的市民李先生說,自從小區院里搭起帳篷住進了民工后,他和媳婦晚上都不敢遛彎了,說不定什么時候就能看見在墻角小便的民工。有時白天還能在小區的綠化帶里看見大便。在工程街107號附近的丁香樹下記者看到了一些排泄物,一位正在清掃街道的清潔工說:“不知道這是誰屙的,但最近這地方總有?!?br>道里區工程社區陳桂華主任說:“工程隊進駐以后,他們確實接到了一些有關工人隨地大小便的投訴,這些工人也不容易,不能完全指責人家素質差,這么多人,沒處上廁所,你能讓人家怎么辦。建議相關部門可以為這些工人設置臨時廁所。”
移動廁所租賃的開展方向戶外建筑移動廁所需要那些輔助材料景區生態廁所整理旅游的聲音現代城市建設需要使用環保移動廁所移動廁所體現一座城市對公眾細微的體貼和人文關懷移動廁所廠家淺談不同功能的移動廁所起到不同的效果最前衛的移動廁所在紐約滄州9萬余農戶用上水沖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