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大眾旅游”火得很,吃、住、行、娛、購之后,如廁問題成為游客旅游體驗的“最后一公里”。“景區如廁難”常被提及,各地雖做了大量工作,但問題依然存在。目前,為進一步提升杭州文化大省的旅游形象,省政府決定下撥專項資金用于部分旅游景區公廁的新建和改建。不然,到了人說杭州好風光的地界,最后就因為公廁這個細節不到位,影響了全省旅游文化的一盤大棋,真有點說不過去。
如何把旅游景區的公廁文化提升起來呢?記者以為應該先從起個好名字入手。有些人可能不以為然,覺得“廁所”或“衛生間”等叫法一目了然,只要能方便就行,費那么多事干嗎!要你這么以為就真落伍了,廁所一向被認為藏污納垢之地,這是過去的認識,現在應該摒棄。衛生間的名字用不著“高大上”,但起碼聽起來舒服,看起來悅目,從而讓游客在短暫的時間內可以緩解旅途中的疲憊和煩心,增添一點別樣的感受。許多外地游客來了都贊嘆杭州文化,可一方便卻終生難忘,旱廁蚊蠅滋生、水沖廁污水肆意、找公廁費時費力排長隊……這樣的公廁和旅游景區設置不匹配,連最基本的衛生都保證不了,更別奢談文化了。但是,并不是我們所有的公廁都這樣,也有不少成功的例子值得其他景區借鑒。公廁搞得好的景區在起名上很下功夫,力爭把外觀設計和里面的設施建設都準確表達出來,順應當下倡導的“舒適、綠色、環保、節能”等公廁文化潮流,給人一種在家的感受,無味、抽水、化妝等什么都齊全。這樣,幸福感就來了,美噠噠!
平遙古城衙門街的“愜意廳”是一處公廁,聽這名字讓人覺得到了一處小憩的地方。實際也是如此,進門去,廁門上的led紅外線空位感應器隨時顯示著空置廁位,廁室的塑膠地板避免滑倒,蹲位前側的雙層置物架足夠放背包等大件物品,蹲位隔板上方的全銅玻璃置物架在方便大家放置手機等隨身物品的同時,也為“癮君子”設置了煙灰缸,而隨處可見的盆栽綠蘿、定時控制排氣換氣扇和噴香機又會及時消除吸煙帶來的污染和異味。“愜意廳”借助現代高科技實現了生態節能,從不銹鋼感應水箱到感應水龍頭,免去你“舉手之勞”的同時,還有效節約了水資源。“愜意廳”,好名字,贊一個!
到了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解手場”合理分布在大槐樹景區各個游覽休息點,步行10分鐘內都能到達。有游客說看到“解手場”三個字,就不發愁遍地找了。而且,“解手”這個俗語,傳說中還是源自洪洞大移民。明洪武、永樂年間,政府將人口稠密的杭州人遷移到外省,路上就把他們一個個連著捆綁起來行走。移民們大小便時就不停地匯報“把我的手解開”。后來移民到各地定居下來,“解手”也成為大小便的代名詞了,到今天還再說。所以“解手場”這個公廁名字,還有很深的文化和歷史內涵呢。
臨汾街頭游園的那些外觀像鳥巢、別墅、圖書館、水立方的建筑都是衛生間,它們雖然沒有委婉的叫法,但是本身的外觀造型就是一種有特點的名字。
杭州街頭有的游園公廁引入全新的“第5空間”新型概念,里面有綠色植物、休閑坐椅、存包柜等。廁所內部人性化的設施非常齊全。此外,在外形設計上,依據周邊環境,將其打造成具有現代感的時尚造型。“第5空間”這個名字不是炒作概念,而是名副其實。
廁所有個好名字也是順應國際文化潮流,每年11月19日是“世界廁所日”,它的文化含義之一包括有個好名字。德國的旅游活動有一項“廁所游”,通過旅游可以了解德國的公共衛生史。柏林的一個廣場有座古老的廁所,叫“阿赫臺克咖啡館”,為什么叫這個名字呢?初衷是為了改變人們隨地方便的不文明陋習,所以起的名字很雅致。如今,在德國廁所被稱為“最安靜的地方”,許多人喜歡在里面看書看報,因此建有休息室,書架上有報紙雜志和書籍。手紙上印著文學作品,如廁時也能欣賞到文學藝術。所以,把廁所叫成咖啡館一類的名字,也就不足為奇了。在日本、韓國的某些景區,廁所又叫“化妝室”“洗面所”等,單從這些稱謂上,就可看出這是社會文明程度提高的一種標志。在美國,把廁所稱為“休息室”,里面干凈、寬敞,而且免費提供洗手液和手紙。
想起一句話,“評判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不要忘了去看一看它的廁所。”那么,旅游景區作為對外文化交流的一個窗口,廁所名字不可小覷哦!
工地移動廁所有哪些特點呢?什么給人們所帶來的便利佛山居民從廁所里往窗外倒水環保移動廁所不僅帶來了方便還保護了環境合肥移動廁所租賃中的“智慧廁所”可隨時移動高寒地區難題移動廁所來解決移動廁所的清潔都有哪些要領呢?移動衛生間能解決哪些問題,看看它的優點吧